高校专利转化率为何低于5%

发布时间:2019-08-18 09:57:15



  由浙江大学、浙大中控共同主持,、高校及企业共同起草制定的《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成为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总线国家标准,并被国际认可和接受。 (资料图片)



  对于智力资源比较密集、科研经费还算充沛的高等院校来说,科技成果的产出是必然的。,他给记者提供了最新统计数据:198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累计专利申请总量为319595件,年平均增长率19.8%;累计专利授权总量为150029件,年平均增长率26.0%。2010年,我国高校共提交79332件专利申请,是1985年的52倍,获得的专利授权量为43153件,是1985年至1986年期间专利授权总量的113倍。

  黄贤涛告诉记者,虽然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授权数量数十甚至上百倍地增长,但是,专利质量不升反降,平均寿命只有3年多,专利转化率也普遍低于5%。这种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带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有部分专家学者。

  少了些资金专利技术融资体系单一

  让实验室里小规模的技术成果形成产业,是一个极具风险的放大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李士杰介绍,国内“985”、“211”等重点高校,往往承担着“863”、“973”等国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比较充沛。其获得的专利往往是作为国家课题的成果完成的,会更集中在基础研究的学科前沿,因而市场转化的可操作性稍弱一些。而一些地方工科类院校,由于不具备重点高校雄厚的研发资金支持,它们的研发会相对更务实,更接近市场,有不少学校的定位就是“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

  要想让专利成果真正走出高校,实现科研与产业的对接,还需要“孵化”。在这一过程中,中试资金的投入至关重要。目前,这一资金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专利转化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士杰告诉记者,国外很多高校在专利技术孵化上会有很强大的校友基金的支持,而目前中国高校的校友基金多用于奖学、奖教、校园设施建设等方面。

  同时,国外校友资金的投入更加多元,是一种动态的“投资式”,而非静态的“奉献式”。国外高校支持专利技术孵化的校友往往从事该技术领域的经营活动,因而他们给予的资金支持会更有针对性,更加到位。吸收、引导更多的校友基金投放到专利技术孵化上,不失为盘活高校专利技术融资体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拥有全球投资回报最高的大学捐赠基金(主要由校友、公司、非盈利组织等捐赠),该校基金保持了年均净收益率约17%的突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