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少年创新:第63届纽伦堡发明展开幕

发布时间:2019-10-18 20:02:15


  2011年10月27日至30日,第63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IENA)在德国纽伦堡展览中心举行,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750多项发明创新作品参展,青少年的发明是此次发明展的重要主题。

  纽伦堡国际发明展每年举行一次,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用品直至高科技创新,除了各国发明相关机构组织参展外,个人和公司也可参展,参展项目通常为获得奖励的创新成果或发明专利。展览期间还举办研讨会,开展对话论坛等活动。今年研讨会主题为“从创意发明到市场的道路”。德国的“保护商业应用创意(SIGNO)”发明者俱乐部、德国发明家协会、艾弗尔创新协会以及多个大学和研究所参加了此次发明展。其中得到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资助的21个SIGNO发明者俱乐部组成了展会上最大的一个联合展区,一共展出70项发明。

  青少年的发明是此次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的重要主题,展会上有不少中小学生的作品。例如德国巴登巴登市Hohenbaden中学参展的可将门的运动转换成电能的发明“nDoor”。研发团队成员菲利普和莉莎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他们看到每天学校教学楼的门被同学们开关无数次,因此有了转换并存储门旋转运动能量的想法。为紧急出口指示灯提供电能是这个小巧能量转换和存储装置的可行性用途之一。

  展会上,两个喜欢涂指甲油但又不愿意闻其刺激性气味的中学生展示了她们发明的一个专门用于涂指甲油时吸收气味的装置。这是一个简单的开口盒子,上面一层是玻璃,侧面则安装了吸收气味的吸附夹层和两个小风扇,虽然简单却很实用。指甲油很多人都涂过,做一个带风扇的木盒也并不困难,只是灵感源于生活,关键在于如何抓住它。另外,一个小学生团队发明的服装识别和语音提示装置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原因不在于其技术含量,而在于他们做这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让一个双目失明的好朋友能够在衣橱中找到相互匹配的衣服和裤子。

  继2010年首次参展后,2011年中国发明协会再次组织代表团参加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参展项目既有来自于宝钢下属企业在生产实际中的创新,也有人大附中等中小学的学生和个体发明家的发明。而另一个来自中国的创新教育代表团则契合青少年发明的主题,成员是来中国各地的17位学生和教师,其中最小的成员年龄只有11岁。

  据赴德参展的中国人大附中校长助理竺豪桢老师介绍,人大附中此次参展的“可以自动调节平衡的担架”和“智能测光仪”等多个发明受到关注和好评。娄澜同学发明的“可以自动调节平衡的担架”源于看汶川地震抢救伤员时受到的启发。她设计的担架在上下坡时会自动进行调节,使病人始终躺在水平位置。该发明目前已做成产品在医院试用,效果很好,此次展会上又有法国厂商前来洽谈意向。而李思民同学发明的“智能测光仪”则利用光敏感应器将光线强度转换成电子信号,从而使对应的指示灯发亮,告诉使用者哪个光度范围对保护眼睛视力最好。该发明得到了国际发明协会主席的赞扬,展会上还有多家公司购买了该发明样品并表达了合作意向。(编辑 蔡明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