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从科技进步奖看企业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8-21 04:17:15


  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公示期已于10月19日结束,目前正在等待专家评审委员会的终审结果。

  “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已经成为区域内科技型企业的风向标,获奖的企业在全市将起着科技创新领头羊的作用。,去年全市科研立项132个,今年增加到172个,而且有不少中小企业参与。

  重视科技成企业共识

  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干空气能及蒸发制冷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间接蒸发冷水机产品荣获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但在2006年,该企业因为缺少科研经费,研发进程一度受阻。经乌鲁木齐市科技局创新基金的支持,企业才得以顺利发展,当年的销售收入不降反升,并一举获得2009年度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

  市科技局调查结果显示,71.8%获得创新基金资助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专利4.21件。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1554件,专利授权量为1066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5.3%和71.1%,占全疆的48.7%和45.9%。

  2010年前10月,共有259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结题验收,项目产品销售收入累计达到98.35亿元,实现利税17.56亿元。

  目前我市已拥有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20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已达74家,占新疆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6.37%。

  通过数字可以看出,重视科技、注重科研正成为首府企业的一个共识。

  据介绍,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早在1978年开始每两年奖励评选一次,从1993年起改为每年评选一次。市科技局也在2008年修订了《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将最高奖金由35万元提高到40万元,一、二、三等奖也分别提高到5万元、3万元和2万元。

  “能够获奖已经不只是奖金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企业的荣誉以及创造力与竞争力的表现。”一位曾获奖的企业负责人说。

  科技进步奖瞄准市场

  从历年的获奖名单上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越来越多瞄准了市场,而不是“空头理论研究”。

  市科技局综合计划处工作人员说,企业成果必须要有应用试验,而这恰恰是设立科技进步奖的目的:鼓励科技创新,使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

  在获奖名单中,像牙膏、彩棉、口服药物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成果比比皆是。不但市场好,也为企业带来了效益,更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乌鲁木齐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主要集中于生物制药、光伏产业、新能源有色金属材料等领域。

  特变电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乌鲁木齐科技进步奖的常客,在2008年~2009年开发的太阳能超薄晶片大大提高了电能的转变效率,获得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被列入国家重点新能源计划。

  近年来,该公司的科研方法逐渐转向与国内各大高校联合,“优势互补”、“成果共享”。

  特变电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荣介绍,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埋头“死研究”。往往是有了市场需求就立项研究,成果出炉马上推向市场形成产业化。

  同样,作为新疆土生土长的风电设备研发及制造企业金风科技已成长为我国风电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

  该公司业务发展部副部长胡芸介绍,从一个本土企业成长为全国一流企业依靠的就是“科技创新”。

  “企业没有新技术就无法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胡芸说,他们目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技术,代表着当前风电行业最具成长前景的技术路线,具有“发电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可靠性能好以及并网性能优”等综合优势。

  2010年,金风科技风力发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为3739.5MW,排名全球第四;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095.05MW,占全国累计装机容量的20.3%。

  而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正在建设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风电产业园区,并将最终发展为具有全球影响的“中国风谷”。

  依托地域、资源、市场优势,加大科研联合创新力度,本土企业根基更扎实,羽翼更丰满,已经成为其他企业发展的蓝本。

  缺人才成企业创新瓶颈

  在接受采访中,企业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人才”。

,乌鲁木齐市高精尖技术人才较少,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层管理等复合型人才稀缺。

  “留人太难了。”特变电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荣说,虽然已经成为国内知名企业,但公司对人才的担忧一直都存在。

  首先是高薪留人。赵荣说,由于地域、交通等因素,留住一个外地人才很不容易。

  留不下人只能借人。特变电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做“产学研”一条龙合作。

  “但合作都是暂时的。”赵荣面露难色,通常是企业与高校就某一个项目或课题达成一致,共同合作,企业出资学校出人,当一个项目结束后人才就会流走。

  对于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在科技方面的政策支持,赵荣说:“舞台很好,就是没有演员跳舞。”

  而这种现象在其他企业都普遍存在。

  “人才问题是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瓶颈。”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李爱梅认为,“人才是大问题”。

  从1998年开始,在科技局的牵头下,市政府设立了“人才工程”,为各企业培养了后备青年科技人才,每两年培训一届。

  截至2010年已开展了七批次“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的选拔工作,累计选拔了330名重点培养对象。

  从2004年开始,乌鲁木齐市还设立了青年科技奖,专门奖励在科技领域有突出表现和业绩的青年人才。并设立了专项“种子基金”及人才工程专项资金,发放专利申请资助资金、专利申请补贴资金等形式,加强对知识产权申请人和所有人的保护力度。(记者 焦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