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主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28 01:41:15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2011年度报告

经济日报自主创新调研小组

  2011年3月8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展。“神舟七号”返回舱、“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下潜深度可达7000米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反映我国高端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突破性进展的65纳米刻蚀机,运用量子力学原理研究开发的光纤量子保密通信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利用微生物和膜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国际上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合缺水无土岛礁环境的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模型、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视频,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科技实力再次令世界惊艳。“神八”与“天宫”完美对接,蛟龙号潜入深海,超级计算机问鼎世界,铁基超导、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使我国在前沿部分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电动汽车的试运行、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世界首个获准上市、一批创新药创制成功,民生科技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盘点“十一五”科技进步的诸多收获,梳理“十二五”开局之年自主创新的精彩之笔,增强了人们对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的信心,展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广阔前景。

  新成就孕育新起点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已经进入重要跃升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油气田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京沪高速轨道列车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钢铁、石化等重点产业的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西电东送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中,科技创新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自主创新还在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了支撑作用。

  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正在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在发光二极管照明、光伏发电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了“十城万盏”、“金太阳”等一批科技应用示范工程。目前,21个城市开展了半导体照明试点,160多万盏发光二极管灯具得到示范应用,节电超过1.64亿千瓦时。天津成为兼有航空与航天两大产业的城市,产业规模达到170亿元;贵州建成国内最大的反渗透膜材料及组件生产基地;内蒙古建成世界首个108万吨/年的煤直接制油生产线;盐湖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循环经济成为青海发展最具活力的亮点之一。

  2.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理念不仅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而且已经渗透到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各地也纷纷将自主创新上升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并立法予以保障和落实。2011年11月30日,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审议通过,标志着自主创新进入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出台了500多条相关政策,内容涉及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军民结合等各个方面。随着《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的出台,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形成了包括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许多含金量高的创新政策。比如,企业研发费用150%抵扣所得税的政策在许多省区已得到落实,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减免力度都达到数十亿元,激发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2010年,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广东、青岛、四川、辽宁等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市)。

  3.创新要素日趋完备,结构更加合理,创新条件更加成熟。创新型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2010年,我国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55万人,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才大国。尤为可喜的是,从国家的“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到深圳市的“孔雀计划”、杭州的“5050”计划等人才计划,把着眼点放在培养造就和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上,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正值创新创业盛年的领军人才加入到我国自主创新的队伍中,使我国科技领军人才紧缺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缓解。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华裔科学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有“中国最年轻院长”之誉的深圳光启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和他的“80后”海归博士团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新型科技中介组织和科技服务形式不断涌现。实验室经济、工业设计企业、整体方案服务商、合同研发组织、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等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科技创新活动中,资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风险投资在过去5年增长了约3倍,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了2万多个项目;创业板的出现,使风投对企业前端创新活动的投入变得更加积极。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离不开持续的投入。“十一五”以来,全国R&D经费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7062.6亿元;2010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4114.4亿元,是2005年的近3倍。

  4.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布局。随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一批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科技创新不仅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意味着对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抢占。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了对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高速铁路装备技术等数十项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了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油气田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等一批有基础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对于拉动和扩大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应用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未来竞争优势产生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