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春”为何会成为无人要的弃儿?

发布时间:2019-08-17 02:46:15



尽管扬州多家茶场新茶刚刚开采,但是市区街头已遍地“绿杨春”新茶,由于不堪鱼龙混杂之累,扬州多家茶场开始培育自有品牌,淡化“绿杨春”品牌。业内人士甚至预言:如果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绿杨春”可能最终从市场消失。

  多家茶场弃用“绿杨春”

  扬州某茶场近日开采春茶,所生产的干茶商标是一个自有品牌。这家茶场和扬州多家茶场一样,曾经参与“绿杨春”标准制定,可免费使用“绿杨春”商标。

  但是这家茶场负责人表示,明前茶和明后茶,将主打自有品牌,4月20日以后的少量春茶会使用“绿杨春”。

  “我们将逐渐淡化‘绿杨春’品牌。”这位人士表示,“当然,‘绿杨春’也还是有一点市场价值。”

  这位负责人的话外之音是,自己最好的茶,不能用“绿杨春”品牌,怕影响价格;而明后茶反正价格难卖高,用“绿杨春”还可以借力,毕竟它是扬州的知名商标。

  和上述负责人有同感的不止一人。仪征某茶场负责人介绍,由于该茶场创立较晚,看到了“绿杨春”品牌许多弊端,所以坚决不用“绿杨春”。

  而即便是有些茶场仍在使用“绿杨春”品牌,也会加上另外标识,以示区别。仪征某茶场就在“绿杨春”商标前面又加上“捺山”两个字。

  遍街有“李鬼”,处处是“山寨”

  “绿杨春”成为弃儿,缘于市场上的鱼龙混杂。

  在扬州地区,虽然多家茶场春茶刚刚开采,但市区已是遍地“绿杨春”新茶。尽管媒体多次报道,市区95%绿杨春春茶为假冒,但并不妨碍假冒“绿杨春”的大行其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扬州地产茶才刚刚开采,上市量也少得可怜,一般茶园的头茬春茶产量也只有几斤,最多也就几十斤。他认为,在产量没上来之前,“绿杨春”不可能在太多茶叶店进行铺货,所以说市区上的绿杨春以假货居多。

  扬州绿杨春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山介绍,每年新茶上市时,市场上都会有假冒“绿杨春”茶叶,除了一些是用安徽、福建等地出产的茶青,通过采用与绿杨春类似的炒制、杀青手法进行假冒外,大部分是用2009年的保鲜陈茶冒充新茶。

  除了假冒之外,记者在市场探访看到,“绿杨春”的山寨版名称也有不少——“绿扬春”、“绿阳春”、“绿杨村”等比比皆是。

  不堪承受的滥用之痛

  造成现在的局面,还要从商标的创立说起。

  1990年春,经过近20年的反复探索,扬州名茶的研制终于告成。如何给名茶起一个富有扬州特色的名字?研制小组成员煞费苦心。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弟子、扬州茶厂的冯经炜老先生,为其取名“绿杨春”。它摘自描写扬州的名句“绿杨城郭”,“春”则表明主要产春茶。

  “绿杨春”名茶研制过程,市林业站是牵头单位,还有3家国有茶场和2家集体茶场参与研制。牌子有了,市林业站持有商标,5家茶场作为创始单位,可以免费使用这一商标。

  1998年,扬州一家茶场参加江苏省一次名茶评比,以“绿杨春”命名的茶叶品质深受专家赞誉,获得了名牌产品的称号。“绿杨春”一时名声大振,家喻户晓。

  从此,各路茶场对“绿杨春”重视起来,纷纷开发相应包装,一时间满街“绿杨春”。

  为了规范无序行为,市林业站和质监部门还制定了“绿杨春”标准,规定相应企业使用“绿杨春”,必须按照统一标准制作,保证茶叶质量。

  “但是这么多企业,很难保证,问题是不仅本地茶场有问题,还有许多外地劣质茶叶冒充‘绿杨春’。”有关人士介绍。

  市林业站有关人士介绍,作为商标持有人,对各家企业一直要求按照标准生产,但是对流入市场的问题“绿杨春”的管理,应当是工商部门的职责。

  而工商部门有关人士表示,打击假冒“绿杨春”难度比较大,因为扬州十多家企业有权使用“绿杨春”,而且各家质量本身也良莠不齐。

  一块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辉,就像一块水草丰盛的牧场,经过过度放牧,可能会变成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