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情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31 06:24:15


  大家都知道故意犯罪的主观恶性比较大,我国法律也规定过失犯罪所受到的刑罚要比故意犯罪轻,所以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的主观想法是比较重要的,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也要进行认定,那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情节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情节有哪些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过失致人死亡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

  3、 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

  1、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

  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

  3、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则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

  三、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

  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自己只认为被害人受了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实施杀害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其后面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如果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是过失的主观心态,那么就有可能是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无法预料结果的,则是意外事件。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以后可以更加清楚了解“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情节有哪些”。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