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商标品牌战略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12 17:40:15


资讯(引自)

近年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助推百色经济发展。目前,百色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424件,其中,有76件为农副产品商标,1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被认定为广西著名商标。 

虽然百色市商标品牌发展迅速,但是注册商标数量偏少、商标闲置流失严重、企业创牌意识不强、忽视注册商标保护,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百色品牌经济的发展,致使产品缺乏竞争力。为了完善商标战略,促进本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建议,工商部门应引导帮扶,支持市场主体实施商标战略;强化宣传,提高社会群体的商标意识;发挥优势,培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加强执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政策,建立商标发展激励机制。

推陈出新的商标服务 突出当地经济发展特色

,百色市特色农产品和民俗风情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注册商标数量却相对稀少,农产品品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针对这些情况,,以农副产品商标、民族旅游服务商标为重点,对名、特、优农副产品、优秀涉农企业尚未注册商标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及时注册商标,实现品牌保护。

目前百色市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达76件,其中“浪伏”茶叶商标成为茶产品的龙头企业;“田阳香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和使用,成为市场连接农户的纽带,使田阳香芒身价培增,产品远销深圳、珠海、武汉、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2万多户果农因此脱贫致富。、商标查询、商标申请工作中,将商标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使商标充分体现百色革命老区的人文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

根据百色商标品牌现状、辖区企业特点、规模、发展潜力,,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帮扶,指导其申请广西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有“芳山”、“布洛陀”、“靖茂”、“浪伏”、“高野”、“伟健”、“芒乡”、“右江”、“金平果”、“苹铝”、“广邑”、“强强”和“铝城”等13个商标获得广西著名商标认定,商标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法宝。

2000年,凌云县浪伏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茶叶每公斤只能卖到20元。2006年,该公司所持的“浪伏”商标获得“广西著名商标”后,其生产的茶叶售价大幅上涨,最低售价260元/公斤,最高售价已达1400元/公斤,前来定购的人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随着品牌效应的逐步显现,今年该公司生产的茶叶最低零售价又涨到了360元/公斤。

商标闲置流失严重 企业创牌意识不强 

虽然百色市商标品牌发展迅速,但是注册商标数量偏少、商标闲置流失严重、企业创牌意识不强、部分知名企业忽视对注册商标的保护,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百色品牌经济的发展,致使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据统计,目前在百色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市场主体共有102659户,而注册商标总量仅为424件,持有率为0.413%。此外,注册商标使用率不高,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许多商标注册后却闲置不用,约有10%的商标注册后未使用或很少有人使用。有的企业因改制或经营不善而关、停、并、转后,因商标没有参与资产评估而无人问津,或者使用到期后未及时办理续展注册而失效,造成无形资产流失。

,部分企业缺乏商标战略意识。田东县一家企业其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均处全市同行业前列,产品在区内外市场十分畅销,但企业却不愿申请商标。目前,百色市仅有13件广西著名商标,占注册商标总量的3.07%。

据了解,近几年来,百色市工商部门在受理的商标侵权案件中,大部分是外地企业投诉该市经营者侵犯其商标专用权,而接到本地商标被侵权的举报却很少。卢忠利说,部分企业因怕麻烦,对市场上侵犯其商标专用权行为无动于衷,造成商标信誉逐渐丧失,最终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凌云白毫茶”早就声誉四起,但未及时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约了凌云茶产业做强做大。

多项举措完善商标战略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为了完善商标战略,促进本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建议,应引导帮扶,支持市场主体实施商标战略;强化宣传,提高社会群体的商标意识;发挥优势,培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加强执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政策,建立商标发展激励机制。

一是要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开展生动活泼的商标宣传工作。工商机关要定期组织商标法律法规培训,广泛宣传商标法律法规,进一步普及商标基本知识。 

二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商标管理部门,帮助企业建立商标价值评估、商标信息检索、商标市场调查、商标对外合作等管理制度,、防范风险和应对商标纠纷的能力。引导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注册以主商标为核心、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为保护性商标的商标防御系统。

三是发挥优势,培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大力推行“公司+商标(合作社、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四是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商标保护专项行动,集中打击严重侵权、群体性侵权以及大规模假冒等影响大的商标侵权行为。建立工商部门与其它行政执法机关的联系配合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情况交流和案件通报,形成统一协调的商标行政保护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