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案升级 由民事转为刑事

发布时间:2020-11-03 18:50:15


 阅读提示

 备受关注的“富比”案一波三折,日前由民事纠纷转为刑事侦查。专家表示,对于商业秘密案,鼓励运用民事手段解决。

 备受关注的“中国商业秘密第一案”日前纷争再起。富士康认为现有证据适用刑事法律程序追诉,。请求当地公安机关对原告开展刑事侦查。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在民事侵权未被认定的情况下,一般的商业秘密案件是否应该进入刑事程序,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

 事件追溯

 2006年6月,侵犯商业秘密诉讼,索赔500万元。2007年7月,富士康及其母公司在香港提起了对比亚迪的侵犯商业秘密诉讼,索赔650万元。2007年10月,因被告主体变更,富士康撤回在香港的起诉,变更当事人后以相同的事实和案由重新起诉。2007年11月6日,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对该诉讼案进行司法鉴定。2007年12月初,富士康表示,该鉴定中心的第一批官方鉴定书已出炉,鉴定结果表明比亚迪获取的相关文件中,确有大量文件构成非公知信息。

 富士康:刑事诉讼更有力度

 富士康3月13日在香港正式对外发布的公告称,此前诉比亚迪侵犯其商业秘密一案,由民事诉讼升级为刑事诉讼,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目前已对涉案嫌疑人展开刑事调查。公安机关经审查现有证据后,认为嫌疑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罚,现已就比亚迪涉嫌进行单位刑事犯罪活动立案侦查(案件编号[2008]02670)。富士康还称,尽管民事诉讼终止,但被查获证据的完整性仍得以保存。

 “根据国内相关法律,我们目前掌握的证据表明比亚迪公司有刑事犯罪嫌疑。”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富士康国际发言人童文欣表示,不排除刑事侦查有结果后,对比亚迪再提起民事诉讼。目前,公安机关已初步认定比亚迪有犯罪事实,所以展开立案侦查。如果认定比亚迪的犯罪事实,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会受到惩处,这样比民事诉讼更有力度。

 童文欣还表示,富士康以最有效的形式争取公平正义,同时,他对我国司法部门的客观公正立场、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充满信心。

 紧接着,比亚迪在其3月14 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仅表明将会向该公司展开调查,至于是否会对公司、公司董事或是其他职员作出任何形式起诉,则要根据调查结果而定。除非检察机关经调查后作出起诉,,比亚迪才能被视为有罪。比亚迪在公告中还表示,公司将继续提出有力抗辩。

 人才流动中如何保护商业秘密

 人才流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如何在频繁的人才流动中,保护好企业的商业秘密,成为一道难题。北京务实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程永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用人单位应做好员工管理工作,对掌握一定商业秘密的员工,应该签订保密协议或竞业禁止条款;加强员工保护本企业商业秘密的意识;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善意挖掘人才,应当尊重跳槽人才在原单位创造的技术成果。

 应鼓励运用民事手段保护商业秘密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近几年来,我国商业秘密案件的数量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商业秘密犯罪案件也在激增。这非常值得我国的立法、司法、法律研究机构重视和反思。”程永顺表示,作为企业,一旦受到侵害,会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保护,这无可厚非。但作为执法者,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由于我国相关立法还不完善,商业秘密案件的审理尺度不够统一。一般来说,商业秘密案件的审理可以适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运用行政、民事、刑事手段。从立法本意来讲,应该鼓励运用民事手段解决纠纷。刑事手段适用于工业间谍、商业间谍,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或是获利特别巨大的案件。一般的人才流动引发的商业秘密泄露并不适用刑法。因为在刑事手段解决此类案件的过程中,被举报人被控制,无法进行举证,而仅由举报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反映客观事实。相比较民事诉讼,刑事判决商业秘密案不够科学全面。

 截至到记者发稿,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正在对案件进一步侦查,同时富士康在香港已提出新的民事诉讼申请。(知识产权报 记者 胡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