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孔辉:想创造中国名牌要形成几个合力

发布时间:2019-11-18 18:55:15


新浪

郭孔辉:各位同行、各位媒体的同行和专家们,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叫做“中国汽车呼唤世界名牌”。我偶尔也坐坐出租车,好几年来,好多出租车司机一听说我是来搞汽车的,就来问我,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坐着我们自己的,因为开的出租车都是国外的,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坐上我们自己的,开上自己汽车的名牌?他说的意思呢,就总觉得我们自己的自主品牌跟国外比差距是实在太大,什么时候能改善。我作为搞汽车的人,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自在,我只好说,我们总有一天会开上的。

近几年,我们汽车工业应该说进步得不少,从每一次我们展览会上都可以看到,我们的自主品牌一次比一次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核心技术还是有不少是受控制的,汽车大国还是缺乏自己的名牌。重卡,大巴基本上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其中像J6是代表,华菱《星凯马》也获得年度大奖,这几年都有很多的新车展出,说明我们国人在做一些核心工作。

在客观指标测试的时候,可能不是太理想,但是在时空异质性,就是时间一长了,好像有点不一样,在不同的地方,时间长了,它的指标的持久性,稳健性就会有差距,主观的感觉方面,总是觉得还是有不少的差距。所以很多品牌卖得总是不如国外品牌卖得好。

小毛病与大品牌,制造仍然多有马虎,装配有点对付,小毛病比较多。震动噪声比较大,减震性能容易衰退,有时候开始的时候还不错,跑几天就乱七八糟的毛病出来了。操纵的感觉多半都是不太好,换档不、踏板力不太柔顺,响应性不好。今天吉利有幸赢得操纵的大奖,这个是我能想到的事情,帝豪能够做到这点很不容易,但是我不知道它时间长了以后会不会变化。舱内的异味大,这也是我们国产车有些毛病。外购件质量问题,门把坏了,车门难开等等小毛病常见,还有KC特性不对称,有小毛病就难成大品牌。

大小企业性格不太一样。大企业多半注重规避风险,搞自主品牌轿车多数还是从改外观入手,用国外的平台起步,这现在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大企业,或者是买来一些国外的技术来改牌子,逐渐注入中国基因,这条路子稍微慢点或者稳妥一些。中小企业拼劲比较足,想杀出生存的血路,自主品牌轿车这两年迅速进步,但基础比大企业差,由于力量有限,多采取明处反褶,暗处抄袭的战术。评卡车年度车型大企业不参加,其实也是不敢参加,怕大企业的名声露馅。小企业过去是强调价格便宜,所以说远看几十万,近看就四五万。

现在宣传上开始强调技术,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基础实力短期内还不太容易改变。现在有人说远近看现在还都不错,但开起来总觉得档次不高,时间长了毛病还是不断,有这个问题。我希望最近评出的新的自主品牌,希望它能有所改变。总的来说,要使自主品牌打造成国际的名牌,我们路程还是很远的。

问题深处,我们看到最近取得的成绩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念念不忘我们还存在差距,不要飘飘然起来。为什么小毛病多?为什么零部件质量差?为什么震动噪声大?为什么操纵不够好?为什么KT特性不对称?为什么对轮胎不提要求?现在轿车对轮胎一些关键性的要求一般都提不出来,就是耐久性,会不会有偏磨,会不会摆正什么,他提不出深的要求。为什么底盘平台不敢动?一动就会出问题,这以前都有过例子。为什么创新之路还比较遥远?

品牌不如人的原因,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差距,特别是跟航天相比的话。过去骨干企业长期过分依靠合资,技术支持缺乏积累,掌握核心技术机会比较少,这是实际情况。现在知道要自主了,要自强了,但是因为受人控制还望洋兴叹,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回头是岸不算晚,但需要上下一致的信心。

认真精神不够,我们跟国外比,我们要跟德国比,跟日本比,甚至于我们跟韩国比,我们那种认真劲还差得很远,虽然说现在有很多进步,但是你仔细一看,很多地方做得都不太认真。到日本车里一看内饰,细致得很,比德国还要好,很多地方底盘件做 得很到位,下得功夫很深,优化设计优化得优上加优,我们就缺乏这种劲。缺乏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不注意零部件的质量,只知道降低成本,压低供应商的价格。浮躁、满足于表面的反映,爱浮夸,喜欢自我吹嘘,自我标榜,动不动就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放卫星等等阴魂不散。苦练硬功夫的精神不足,比乒乓球运动员比一比,跟杂技运动员苦练的精神比一比,的确我们搞汽车行业的同志我觉得都要像他们一样,我们乒乓球得冠军是很不容易的,杂技运动员,包括我们田径运动员,能夺得冠军,的确他们要花多少的汗水,甚至于受伤,精神很不容易的,我们应该学学那种精神。

过去总让人家抱着走,不愿意下地走,现在要下地了。不会走就想跑,还轻易地宣称破世界纪录,这种事我觉得尽量地少干。现在还有一种就是总喜欢短平快,这是我们有些企业领导人的思想,总觉得花那么大的功夫去做,总觉得不愿意。喜欢变通取巧,不喜欢下功夫,喜欢耍小聪明,缺乏创新精神,汽车行业跟别的行业相比,我觉得汽车行业创新精神是比较差的。为什么?认为汽车结构很复杂,厂房又大,装备繁重,而且汽车上百年,结构很多都定型了,创新很不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易创新,我们就干脆不创新。

功力不够,基础不牢,底气不足,不敢创新。长期的崇洋媚外,不敢与洋人试比高,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心态。有些领导人在惊叹国外先进技术之余,不相信中国人也能后来居上。什么结论呢?还是依靠外国人为妙,特别是国企的领导人这种思想比较重,他觉得我任期又短,我犯不上去费那么大劲去搞创新,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干部考核指标,是以GDP和引进五百强为先,拿这做考核,科技创新不考核,创新还容易出纰漏,搞不好还容易丢乌纱帽,这个很自然对创新有很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就缺乏诚信的精神,明处装门面,暗处马马虎虎,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还有缺乏共赢的精神,喜好损人利己,主机厂玩命压榨供应商,供应商用偷工减料来应付,这样还有质量,有品牌吗?

国内外技术服务的反差,国外有规矩,一般都还能好办一些,国内是国情,就是不干规矩来了。欺压本国技术服务力量,国内技术力量难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