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发明家的知识产权亟需保护

发布时间:2019-08-14 20:06:15


  日前,本报刊登了玉环平民发明家苏光宝,其专利技术多次被侵权的长篇调查文章(详情),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台州非凡知识产权发展有限公司等代理机构表示,愿意帮他打一场知识产权保护官司。

  连日来,记者继续深入电动车等行业进行调查,发现商标、专利技术等侵权现象甚为普遍,像苏光宝这样的平民“发明家”的创业创新的热情,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保护。

  三门人的专利被青岛企业侵权

  比起苏光宝,三门海游镇的林文平似乎更冤。“他们借用我的技术,干了3年多,赚了好多钞票,我前不久才知道。”昨天,他给记者讲述时,依然愤慨不已。


  2008年初,林文平研究设计了一种既环保又防滑的汽车脚垫,也申请了“实用新型技术”国家专利。但由于资金、场地等原因,他的发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应用。春节前,当他和朋友在山东青岛旅游时,却在当地的市场上发现了类似功能的产品。原来,青岛的一家大型企业早在两年前就开始生产这种产品了。

  那么,类似苏光宝、林文平那样的个体专利,又是如何被侵权的呢?长期从事知识产权代理的金辉律师介绍,专利技术被泄密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被“潜伏者”盗取,即企业里的员工;二是在销售流通领域被获取,这被称之为“反向工程”,是最普遍的;三是利用网络手段,从国家专利管理部门公开的信息上盗窃资料。

  电动车行业侵权现象最普遍

  台州是生产电动自行车的基地,该行业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也最普遍。“因为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专利发明被侵用的形势也最严峻,。

  据业内人士介绍,电动自行车的知识产权被侵权,并非在电瓶、电路等设备,而是在外观设计上。电动自行车外观发展日新月异,而新设计又最容易被同行模仿和仿造。这主要跟发明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关——要么发明成功后没及时申请专利,要么申请了专利不知道被侵权,。

  记者调查发现,企业集体的专利技术被个人侵犯,也日趋严重。去年年底,黄岩某公司生产的布塑热水袋,其工艺方法被侵权,仿效产品出现在沈阳。经过调查,原来是企业研发人员跳槽后,盗窃了“娘家”的技术。目前,该知识产权官司已经到二审阶段,预计最近辽宁省高等法院将作出判决。

  采用“风险代理”打官司最有效

  “现在,台州市民特别是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大提高了。”台州非凡知识产权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何金炉感慨地说,他们的代理业务从起初的上门推销,已经发展成企业主动申请了,但个人的代理官司还是比较少。

  作为个体发明者,如何保护自己的专利技术呢?何金炉认为,除及时申请专利外,个体发明者一旦发现自己的专利技术被仿效,要迅速收集原始证据,做好证据保全工作,并及时向主管部门申诉,。

  “问题是我们普通百姓打不起官司。”昨天,记者再次与苏光宝交流时,他反复强调。对此,金律师建议,平民发明者目前可以采取代理费“零支付”方式,采用风险代理,诉讼官司结果与代理机构捆绑起来,实现最后的双赢。

  台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应该保护苏光宝等平民的知识价值,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那么,政府部门又有何作为?在政策等方面,应怎样进行激励呢?本报将继续跟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