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药品泛滥企业称高调打假等于品牌自杀

发布时间:2019-09-01 11:04:15


山寨药品泛滥原因让人吃惊

  山寨药品由于暴利惊人,很多药店千方百计地向顾客推销。令人不解的是,卫生、药监、工商等部门不愿意插手此事,而且各有苦衷;一些企业考虑到资金、品牌等因素,也大多选择了沉默。危害群众用药安全、扰乱药品市场的山寨药品,。

  现状?

  山寨药品数量惊人

  慢严舒柠的“柠”字少了木字旁,金鸡胶囊的药准字批号变成了“健”字号,记者近日深入北京、河南、内蒙古等地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假药堂而皇之地摆在药店出售,现象之泛滥令人吃惊。

记者在多家药店内看到,一些熟知的药品均被仿冒,包括999感冒灵胶囊、21金维他、千金系列、花红系列、慢严舒柠。这些仿冒药品乍一看没什么异样,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基本相同的包装下会有细小的差异,多数仿冒药品选择了同音异形字,或将“胶囊”、“颗粒”、“片”进行交叉替换。批准文号多为准健字或准食字,也就是保健食品,而不是药品的准药字批号。

  某知名医药企业事业部经理告诉记者,仿冒他们药品的“山寨产品”数量惊人,而且范围很广。

  利润??

  是正品药的十倍多

  药店本来是保护患者的最后一道关卡,但由于仿冒药品利润惊人,很多药店千方百计地向顾客推销仿冒药。那么仿冒药品的利润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呢?

  治疗咽炎的常用药品慢严舒柠,零售价在每盒14元左右,而记者在开封一药店买到的仿冒慢严舒柠,价格便宜了一半。

  在郑州保健品批发市场,慢严舒柠仿冒品的批发价更加便宜。

  经过讨价还价,记者最后以每盒1.1元的价格拿到了假冒的慢严舒柠。据记者调查,药店销售一盒正品慢严舒柠的利润在10%到20%之间,而销售仿冒品的利润则是正品药的十倍多。

  企业沉默:高调打假等于品牌自杀

  面对部分终端药店仿冒药品泛滥的现状,正规厂商也表示很气愤。但为什么一直以来很少听见正规药品企业出来打假呢?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出了实情:很多医药企业认为,高调打假等于品牌自杀。

  桂龙药业华中区经理曾剑雄介绍,近三年来,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查出30余种山寨版“慢严舒柠”,这让企业焦头烂额——公司每年花费大量的精力打假,但效果甚微。

  曾剑雄说,自家生产的药要依靠零售药店帮忙销售,那么对同时销售仿冒品的药店只能是规劝,但规劝只能管一时,个别实在不听规劝的药店只能下律师函,最终搞得药店不卖自己的药品了,吃亏的却是厂家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选择沉默。

  审监分散:管理部门不愿主动插手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山寨版“药品”扰乱市场误导消费,,其间还流露出几许无奈。

  工商部门称,先将相关产品进行质量鉴定,只有伪劣产品,工商部门才能进行查处。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这些所谓的山寨版“药品”包装上印着的批准文号,不是药品的批准文号,应该由卫生行政部门管。

  卫生行政部门则表示,标有“食”字号的食品和标有“健”字号的保健食品,已经取得了相关批准文号获准生产。只有在“有宣传疗效字样的保健食品或者是仿冒药品进行销售”时,。从过去查办的案例发现,零售药店摆在柜台上的仿冒品数量太少,不足以量“重刑”,而且现有法规的打击力度不够强势,起不到震慑作用。

  另一个导致各方执法有苦衷的原因还在于:2005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颁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后,,,管理起来更加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