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损伤全身器官

发布时间:2019-08-05 07:44:15


血栓,是血液成分在血管内膜表面形成的血液凝块或沉积物血液中有凝血与抗凝两系统,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平衡被打破,且凝血系统占优势时,血栓便应运而生。比如说,手上破了口子,出血一会儿就停了,这是因血小板在伤口上聚集,帮助血液凝结。但如果血管里面破开了,那血小板本来的保护作用就会“帮倒忙”,它们聚集在血管破口处,形成血块,从而堵塞血管。
  早在1847年,科学家提出血栓形成的三要素: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瘀滞、血液高凝状态。对动脉血栓来说,是由于动脉血管内膜的损伤造成的,主要有三个原因,即动脉粥样硬化、外伤和动脉炎症(如脉管炎、糖尿病等),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
  刚出生时,我们的血管壁非常光滑,血液流通顺畅。随着年龄增长,或受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血管内皮出现损伤,血液中的胆固醇慢慢沉积下来,在血管壁内形成斑块,而且越长越大。因为斑块的颜色是黄色的,看起来很像粥,所以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许多原因可引起斑块产生裂隙或者破裂,血小板会黏附于损伤的表面,最终形成血栓。一方面,逐渐增大的血栓与斑块融合,会使动脉管腔加狭窄,引起栓塞;另一方面,如果血栓从血管壁脱落,会随着血流停留于循环的某一部位,特别是血管分叉处,从而引起循环阻塞。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引起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猝死、中风等。形象地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就像是包子皮,血栓就像包子馅儿,如果馅儿越来越大,一方面会堵住血管,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撑破血管壁。
血栓会造成相应器官的损伤,所以,从头到脚都会出现血栓性疾病:脑血栓可使脑细胞大面积坏死,患者出现偏瘫、失语、视觉和感觉障碍、昏迷,可致残、致死;心脏血管内形成血栓,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发生心跳骤停;周围动脉血栓形成后,患者会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因坏疽而截肢。此外,血栓若发生在小肠、肾脏等部位,还可能导致肠坏死、肾栓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