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医疗事故

发布时间:2019-08-26 01:50:15


化验检查是临床医师对患者采取治疗手段的客观依据,也是患者病情是否转归的标志,是现代医疗过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检查措施。但是有个别的化验工作认识不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轻视化验工作,不安心化验工作,工作粗枝大叶,操作不细心,化验结果误差较大;或未经化验随便填写报告单,出假报告,导致临床医师错诊、错治;有的在化验工作中,不按操作常规进行,任意简化操作手续;的的配制化验试剂不合标准,过期试剂不随时更换,影响化验效果,使临床工程师根据错误的报告进行错误的治疗等,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要由化验人员负主要责任。如某医院住院病人的肝功能化验,有将近1/2的人正常,使临床的其它治疗不能进行,要先行保肝治疗,造成压床现象,影响病床的周转。后来医师察觉化验有问题,于是联系兄弟医院再行肝功能化验,结果不正常者全部正常。经调查,原来是化验员将试剂的浓度配错,造成化验失真的过失。

例如:患者,男,成年。因乏力纳差一周,黄疸3天拟诊急性肝坏死于1979年6月2日住传染科。入院后黄疸加深,保肝治疗无效,超声检查认为胆道梗阻,遂于7月2日剖腹探查。术后诊断仍未明确,黄疸继续进展,明显消瘦萎糜。术后10天发现腹水,呈血性并找到癌细胞,确定为原发性肝癌。因无尿、大呕血,休克及昏迷,于7月14日死亡。

本例主要失误有二:①没有仔细作黄疸鉴别诊断;②片面依赖超声诊断,未深入查找阻塞性黄疸的原因及位置,甚至剖腹仍未明确。

原发性肝癌是国内常见恶性肿瘤,占癌前些天死因的第三位,樯化年平均死亡率10.09/105。目前认为它与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以乙型肝炎病毒最令人注目。因为乙型腩炎是国内最常见的传染病,“肝炎椄斡不瘲肝癌”的因果关系已初步肯定。肝癌临床表现复杂,过去曾分三型:①单纯型;②炎症型;③硬化型。目前细致分型:①明显型;②硬化型;③发热型;④急腹型;⑤肝炎型;⑥淤胆型;⑦隐匿型;⑧转移型;⑨其它型。由于出现症状时多属中晚期,故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然而,一些相当晚期的病例也会引起误诊,教训不少。

有的化验人员荼疏忽误填报告单,张冠李戴,不经核对就发出报告。例如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常规化验,患者甲有慢性肝炎病史,医师在进行临床检查发现肝大,考虑肝功能尚未恢复,同时给另一术前病人开复查肝功能的化验单,结果化验人员将血搞错,报告甲患者肝功能正常而行手术治疗。因其本来肝功能就有问题,凝血机制又差,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又大量伤口渗血,再加上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刺激和损伤,造成严重后果。而另一患者因肝功能双相不正常,而被动员出院回家保肝治疗,一个月后才再次住院手术治疗,延误了手术时机,后经复查发现化验室搞错,造成对两位患者的不良后果。

也有的化验人员荼不负责任,丢失化验标本,或随便处理,污染化验标本,或未经化验的标本交叉,影响化验结果。特别是急诊危重患者,需作紧急化验时,而化验人员强调某种理由,拒绝接受标本化验,拒报结果,推诿搪塞,延误抢救时机,或因笔误错填化验结果,造成不良后果等,都应由化验人员承担责任。

例如:

患者,男,成年。有胃痛史5年,81年4月16日晚,酒后呕血2次约1,000ml,急诊入院。经补液、输血、去甲肾上腺素溶液胃内灌治疗、12小时又呕血2次1000ml。急诊胃镜检查、胃底与胃体存有大量新鲜血液、未见确切出血病灶,凝有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乃以三腔管压迫治疗,经12小时未见新鲜血性液体引出,故将胃囊放气减压。4月18日24时,突然再次呕血800ml,复用三腔管压迫,未能止血。病人烦躁,血压下降至8.0/4.0kPa(60/30mmHg)。抗休克后剖腹探查,发现胃体小弯有一巨大溃疡并发活动性出血,楔形切除病灶。术后7天,切口未愈,又呕血1000ml。5月4日、再次剖腹探查,发现膈下有脓肿,胃吻合口出血,予以缝合止血、脓肿引流、输血、高能营养、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终因全身衰竭死亡。

本例是胃体小弯穿透性溃疡,侵及基底小动脉,酒后诱发大出血,一般中、老年患者多见、有致使性危险。虽行急诊胃镜检查,惜因出血量大,胃腔残血多,故胃镜检查时未能发现溃疡和出血灶,以致失去早期直接止血的机会。但在并无胃底静脉曲张征象时,使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是不妥的;在观察期间,没有进一步分析出血病因,对再发性出血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当再次出血时,误认为三腔管胃囊放气过早所致而未能及早作手术治疗。在紧急探查手术时,因条件较差,仅作病灶楔形切除术,术后并发吻合口出血、感染、再出血以至不可逆转。如能在胃镜检查前准备充分,主要活动性出血灶暴露良好,则即使未能直视止血,亦可为早期手术治疗作出决断;再者,如果对胃体再发性出血的危险性高度警惕,在血压平稳时就要断行探查术,也许可能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