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发言:“局长行医”负面效应不容低估

发布时间:2019-08-31 09:46:15


安徽铜陵卫生局长束明生每周三周六都会到县医院操刀做手术,5年来已救治千人。被问及如何兼顾两个工作,束明生表示,自己除了做医生治病没有其他爱好,做手术不影响局长工作。 (3月15日《安徽商报》)

如果是一名良医当局长,他放不下爱好,喜欢给人动手术,或正面意义大于负面。问题是,如果有这种“爱好”的局长(官员)偏偏是个水平不咋地的“庸医”又怎么办呢?譬如:某位医术不怎么地的局长,向医院提出要给患者动手术以满足“爱好”,那么医院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屈从于局长大人的爱好,让一名“庸医局长”动手术就是对患者的极不负责;不听从“局长医生”的招呼吧,又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这无疑是因为权力和官位的介入给医院出的难题。

其二,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水平再高的医生也有可能出现医疗事故。如果做手术的医生没有官位也罢,但如果一旦这名手术医生还是卫生局长,?卫生部门又恰恰是监管部门,患者在得知医生就是局长之后,?在这“左手打右手”的监督现实下,再公平的处理恐怕也难让患者心服。这是个比较严重的现实难题。

另外,一些医院在满足这位局长的“个人爱好”之后,再利用局长的“个人爱好”、通过安排其做手术来“拉近关系”,有没有这种可能?不给局长提供展示“个人爱好”的医院,会不会因此吃亏?这些正常的推理想一想还是令人后怕的。笔者并不是反对局长救死扶伤,但在无法确保公权力受监督和医疗市场尚未发育完善的情况下,一名有着完全的公权力的卫生局长操刀当医生,还是有可能演变成“权力行医”的。如此一来,这样的“局长行医”事件就失去了复制和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