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债务人财产更容易执行?

发布时间:2019-08-20 17:33:15


  核心提示:债权人要实现债权债务人就必须有相应的财产。,执行程序被迫中止,诉讼费尽周折只换来一纸判决书,债权实现却遥遥无期。,。

  可见,准确地掌握债务人的财产信息,是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富有成效地进行的前提和关键。发现债务人财产的方法越多、手段越有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的效果就越好,债权人的权利就越容易得到实现。那么债务人的财产信息应如何获取?

  第一,可由债务人自行申报,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在“执行措施”这一章中规定了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即第241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但是对于一心想逃避债务、隐瞒财产的债务人来说,这样的规定对其产生的约束力显然是不够的,在欠款数额较大的情况下,违法成本相对于债款而言要小得多,很多债务人不惜铤而走险。

  第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债权、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冻结、划拨、变价等执行人的财产。、扣押、划拨、边检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仅仅依靠公开了解到的债务人的基本信息的范围内对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有较大的局限性,债务人也容易转移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