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后的债务承担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15 00:47:15


  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债务重组模式

  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原有债务的重组模式主要有概括承受模式、分离重组模式和“债转股”模式。对于“债转股”,前文已经进行了阐述,下面仅就概括承受模式和分离重组模式加以介绍。

  1.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将改制企业所拥有的债权债务进行评估作价,折合成股份投入改制后的企业,原企业债权债务全部由改制后的企业承担。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又可以分为下面的几种情况:

  (1)企业组织形式变更重组型。即改制企业在改制前的投资主体已经多元化,只是在组织形式上尚未采取公司的形式。因此,在公司之改造的过程中,操作比较简单,只要将原来的各个投资者的出资折算成股份,改变企业的组织方式,建立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就可以了。如果企业的原有债务不多,那么这种方式在改制中一般不会遇到太多的障碍。

  (2)整体发起改组型。在该种模式中,改制前的企业作为唯一的发起人,将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作价投入股份公司,同时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完成股份制改造。由于原企业成为改制后企业的唯一发起人,那么,原企业的债权债务,通常要由改制后的企业承继。当然,如果改制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债务另行作出了处理,则该债务可能不需要改制后的企业承担。

  (3)吸收股份式兼并型。这种模式其实是同时吸收了兼并与公司制改造两方面的内容。它是指在企业兼并过程中,被兼并的企业将自己的全部资产作为股份投入到兼并企业中,将被兼并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44条的规定,因资产作为股份被兼并方全部吸收的企业法人资格丧失,其债务由兼并方企业承担。

  (4)合并重组型。这种模式是吸收了企业合并和企业公司制改造两方面的内容。这种模式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的规定,采用合并的方式,将各自拥有的全部资产作价折算为股份,共同投资,发起设立一家新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原有的企业完全丧失了法人资格,因此,原企业的债权债务都概括地转移到改制后的公司中。

  2.企业分立重组模式。这种模式由于涉及到企业的分离问题,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在实践中该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派生分立重组。这是指企业将其原有部分资产从原企业中分离出来,作为投资与其他企业共同组建股份制企业,原企业仍然存在。实质上这是一种企业再投资的方式,企业将其资产再投资设立新的企业,只不过在设立的过程中吸引了新的投资主体。一般而言,新设的公司可以承担原有企业的债务,也可以不承担原有企业的债务,因为,新设立的公司对此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但是出于对债权人的保护,一般要求原企业和改制后的企业共同分担原企业的债务 。

  (2)分解分立重组型。这种模式是将原企业的债务和资产进行分割,重新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股份制公司,原企业法人资格消灭,其债务由分立后的企业承担。我国合同法第9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债务人另有约定外,由分立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

  二、国有控股公司进行企业债务重组的具体方式

  被控股的公司当然也会面临着债务危机,一般而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由控股公司向从银行举债,然后再将这些资金投向被控公司。但是这种方式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债务问题。控股公司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一定要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相协调。这就要求国有控股公司对债务进行重组时,应当因地制宜。具体而言国有控股公司对所属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

  1.股份释出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经营状况正常,利润率较高,负债率正常,并且发展潜力比较大的企业。对这类企业应当进行股份制改造,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从而募集必要的资金,该资金可以为其负债率高的企业注入资本。

  2.注入资本的方式。这主要是对生产经营状况一般,利润率很低,亏损严重、负债率很高无发展前途的企业所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类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比较难,因为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很难通过向社会公开售股的方式进行募集资金,而只能采用先注资后改制的方式。

  3.其他方式。主要有贷款担保方式、拍卖破产方式等。

  三、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后债务承担的争议

  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其根本的目的是把国有企业塑造成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使其既有企业法人之名,又有企业法人之实。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路径是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走出来的,有不少改制企业负有沉重的债务,如果将债务全部带入公司,国有企业改制不仅难以实现改制的初衷,而且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也会接踵而至。改制势在必行,公司又不能承担原国有企业债务,这使得改制问题显得十分困难。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后,原有企业债务到底由谁来承担,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原国有企业的改组为公司,如果是整体改组,企业全部资产投入股份公司,原国有企业的法人资格终止后,公司应概括承受原国有企业的债务,如果原国有企业是部分改组,只是将部分资产投入股份公司,企业未终止法人资格,公司对原国有企业的债权债务不能概括承受。

  第二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既不是原国有企业的变更,也不是原国有的分离或者合并,而是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和公司法的规定的实体条件重组的企业,与原国有企业是两个不同的,且又相互独立的法人。如果把原国有企业债务带入改制后的公司,让公司为股东承担债务,不仅会侵犯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使公司法人财产得不到保障。因此公司不应承担原国有企业的债务。

  第三种观点认为,原国有企业的财产是以原国有企业授权经营的财产为总担保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要分流企业财产,那么。根据债随物走的原则,公司也应当按照资产分流的情况合理承受债务。

  应当说上述的三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一、三种意见虽然注意到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是在一种特殊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应该采取现实的态度去合理分析原国有企业的债务承担问题,但忽视了公司的本质特征,而第二种意见则显然没有完全了解中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现状对我国公司制度的局限性和改制的实际情况缺乏相应的了解。在考察公司应否承担原国有企业的债务时,不仅要以我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为依据,也要注意到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现实,如脱离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去考察原国有企业的债务承担这一问题,就容易就制度论制度,同样,仅仅注意改制的现实情况,就事论事,而不讲公司制度的本质,也就容易被客观现象所纠缠。只有将量和质结合起来,才能从制度和实践两个方面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多种不同认识,原因是多方面的:

  1.本来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设立的企业。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没有独立的财产,也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在80年代后,国家为了抑制国有企业争投资而不计投资效益的弊端,国家改变了直接向国有企业拨入资本的做法,改由银行向企业贷款,即“拨改贷”。但是,由于这种改革并未孕育增强企业的活力,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债务仍不能及时归还。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这些企业的债务既不能豁免,又不能退还国家。有人就靠船下篙,提出了债随物走,合理分配债务的想法。由于这种想法不是以我国公司制度为基础的也就难以与公司制度的基本原则相合拍。

  2.没有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认识的依据。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先从试点开始的,这就意味着初期经济改革时,司法制度并没有找到一条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途径。国有企业改制只能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进行探索。从各个时期改制的文件来看,也经常出现互相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法理或者学理解释虽然在一些情况下会弥补法律之不足,但却往往因学者各抒己见,各执一词,使人难以抉择。直至《公司法》颁布以后,公司行为才逐渐走向规范。但公司法是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为调整对象的,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采取公司形式的多样性与公司法调整对象的局限性矛盾,也必然会在国有企业走向公司的过程中反映出来。再说,《公司法》本身也表现出一种过渡性和矛盾性。所以,理论界有不同认识,这是十分正常的。

  3.对国家在企业中的地位转换不适应。长期以来,国家和国有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但在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后,国家与公司或者公司管理者之间就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财产关系,即资产控制者和管理者与股东的关系。公司或者公司资产乃至公司股东权已经处于由公司管理者实际控制或者支配状态。即使国家处于控股位置,因公司的管理者是由国家股东选择的,当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者对公司资产行使权力时,也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取得其他资产投资者的同意或者授权,并以善意地为其投资者争取最大利益为宗旨。当公司行使权力损害了全体投资者或者任何一个投资者的权益时,公司的其他投资者就会行使抗辩权或者诉权,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后,原则上不能以公司偿还国有股股东的债务。如果我们还基于原有的认识,背离公司制度的原则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容易回到原来的认识和起点,让公司承担股东的责任。

  四、原企业债务的承担

  国有企业改造为公司,原国有企业的债务由谁承担,应由股份公司的性质来决定。但由于股份制公司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有限责任、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公司。各类公司的性质又不能相互包容,所以,对原国有企业的债务承担问题也就不能一概而论。

  1.有人认为,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原国有企业的债务应由原国有企业或者国有股的股东承担。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后,与原国有企业就是两个不同的法人。

  首先,从公司的资金来源看,原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完全靠国家拨款,而国家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财产是国家和私人或者集体企业共同筹措的;国家对公司的投资也只能其中一部分。

  其次,从经营决策来看,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通过指导性计划或者授权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方向进行控制,并通过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实行监督管理。而改制后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意志的体现程度是以其参股的比例所决定的,国家只有通过参与对企业的管理行使自己的部分经营管理权。

  再次,从运行规则和运行目标来看,原国有企业一般不具有法人地位,。由国家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虽然也兼顾社会目标和政策的目标,服从政府监督和指导,但其是按照市场法则运行的,拥有高度的自主权。所以说,新成立的公司和原国有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各自独立的法人。

  另一方面,原国有企业一经将财产投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后,便失去了对原国有企业享有的财产的所有权。其所投入的财产就和公司其他股东的财产浑然一体,成为公司的整体财产。原来国家所有权的地位也就退倒浮动的地位。这时,如果国家仍对其投入公司的那部分财产享有所有权,那么,一物之上就会出现两个所有权,公司对其的财产也就无法实际拥有所有权,公司独立人法人财产权也就无法谈起(这也是公司法的矛盾所在)。既然新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原企业债务是两回事,原国有企业即使称为公司的股东,也不对公司享有所有权,原国有企业也就不能以公司的财产去偿还自己的债务。如果公司成立后,因种种原因,公司为股东清偿了债务,使公司的资产相对减少,公司对股东还应享有追偿权。具体说,一是国有企业将其企业的部分资产或者全部资产投入公司,留下徒具空壳的老企业应付债权人,但在债权人主张债权时,涉及到公司的利益,,或者是以原国有企业改制之名,行转移财产之实,将国有企业投入公司的财产抽回,作为公司股东的原国有企业,应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或填补财产的责任;二是国有企业改制后,公司的资产实际被原国有企业的利益代表人所控制,当其在行使公司资产权利时,不履行对公司忠诚的义务,而以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替自己还“老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原国有企业或者国有股东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承担原国有企业的欠债。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一是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国有独资公司投资主体只能是国家,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国有独资公司所产生的利润也均由国家所有;二是投入资产的全民性,国家参与投股的资金来源完全靠国家拨款或者授权部门以原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投资。三是承担责任的有限性,国家以其投入公司的财产承担有限责任。虽然,国有独资企业的资产百分之百的是由国家筹措,但因其具有出让权,仍被看作是股份公司的一种类型,不能和私人独资公司的私营企业同日而语。在法律上,由于它具有法人人格对外能够承担民事责任,也不能和原国有企业相提并论。但在公司资产上完全一样。原国有企业之所以转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目的是为了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法人,而不是成为某一个公司的股东。如新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继续承担原国有企业的债务,既不会侵犯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也不违背国家对国有独资公司立法的宗旨,所以,如果国家政策规定可以把债务交由接受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承担,应该讲无甚争议。而且有利于国有企业改制,所以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承担原国有企业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