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炉前夜:"清华群英会"舌战四大分歧破产清算案例

发布时间:2019-09-11 08:29:15


清算是一种法律程序,社团注销时,必须进行财产清算。报告出炉前夜:"清华群英会"舌战四大分歧
嘉宾:
中国人民银行(yinxing)研究局局长唐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中国人民银行(yinxing)研究局副局长张涛

广东金融学院教授陆磊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何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周春生
2006年11月9日,"2006年亚洲银行竞争力研究"基本完成。21世纪经济报道和项目组成员及来自央行、银监会等单位的专家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进行了第二次研讨。
样本甄选之争
21世纪:我们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来合作一项亚洲银行竞争力的研究。首先请负责研究的何佳教授介绍一下,这项研究应有什么特色?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体现在什么地方?主要选取了哪些指标?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研究数据的?
何佳:研究银行的竞争力问题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市场条件、公司治理、管理和内部控制、创新和及职业作风、客户服务、员工素质、信息和技术以及银行的整体信用等九个方面,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与银行家面谈、进行问卷调查等。客观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股东回报率;一个是几个指标的综合加权,这些指标包括银行的资产规模、市场份额、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率、效率、存款基数和网络规模七个方面。至于每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我们是让银行家来评判的,由他们依照重要程度的不同写出各个指标顺次,形成相应的权重。客观指标的数据主要从国际上权威的银行数据库Bankscope中获取。这三项指标(收益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出来以后,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加权,得出一个衡量综合竞争力的值。
在银行选取方面,我们从Bankscope数据库中以资产规模为标准选取了123家亚洲银行,其中:中国内地16家(规模100亿美元以上)、香港12家(规模100亿美元以上)、印度15家(规模100亿美元以上)、日本25家(规模400亿美元以上)、韩国12家(规模100亿美元以上)、马来西亚5家(规模100亿美元以上)、菲律宾6家(规模40亿美元以上)、新加坡3家(规模100亿美元以上)、台湾地区10家(规模100亿美元以上)、泰国10家(规模40亿美元以上)。
银行家的面谈与调查问卷,我们主要集中在香港做。因为整个亚洲的范围太大,我们不可能走访每一个国家/地区。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集中了很多外资银行,当然也会方便我们寻找亚洲重要银行的高管。
曹远征:在不同国家根据不同的规模标准选取银行,我觉得可以有三种解释:第一,跟国土、人口、GDP都相关,国家大的,银行资产就大,小的地方银行肯定就小;第二,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代表性银行,不能由于订了一个统一的规模指标,这个国家没有满足要求,就不把这个国家的银行考虑在内。第三,我们说这些银行具有可比性,是说它本身的业务特征、服务对象、品种特征具有可比性。
另外我建议不如把银行分两类:第一类是资本充足率满足巴塞尔协议;第二类是不满足的,在这两类之间做比较。这是一个基本概念,资本充足率不足,理论上应该是破产清算。在做竞争力研究时,银行一定要具有资本能力,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
夏斌:为什么中国内地选100亿美元规模,台湾地区100亿美元,泰国才40亿美元?我建议不要用国家或地区概念,只是亚洲的概念。我们不是评哪个国家的银行,只选亚洲的大银行。我觉得就是要以统一的标准评亚洲最大的银行、亚洲最好的银行。
主观指标之争
21世纪:此次研究中,我们也把参评银行按照主观指标进行了排序,由于主观指标可能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如何使主观指标更具有说服力?
何佳:、市场条件、公司治理、管理和内部控制、创新和专业性、客户服务、员工素质、信息和技术以及银行的整体信用这九个方面来考察。,香港地区、新加坡排在前列,内地相对稍差。市场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香港地区、新加坡、印度和中国内地,其他国家都排在后面。在公司治理指标上,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有较大优势,中国内地的银行相对较差。内部管理方面中国较差,比较好的有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创新和专业性中国的情况也不理想。至于客户服务、员工素质、信息系统这三方面,中国有很多问题。整体声誉这个指标最好的是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总体来说,用主观指标来衡量,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会优于其他国家/地区。
唐旭:我建议只评银行,不评国家,,问题就说不清了。最好只讲银行,国家的因素尽量淡化。
张涛:我说一下创新指标和客户服务指标。要理智地看待创新,不能把创新神化,不是得诺贝尔奖才叫创新。至于客户服务方面,不能单纯从员工的角度考虑,有时不是员工的问题,是机构自己的问题。每次去某某银行,问我满意不满意,我都说对你个人满意,对你们机构是不满意的。
陆磊: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客观因素表示竞争力目前的状态,主观因素则是构成竞争力一些原因。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可能主观因素并不能占太低比例。
还有一个是主观指标的客观化。何教授刚才介绍的主观指标,在衡量中会不会有些问题?用主观印象给雇员品质打分是否合适?能不能有客观的数据?我知道中国金融年鉴里,类似国内金融机构人员,什么学历占多少,年龄结构等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都有。是不是主观指标也可以有一个客观的判定?
许国平:,它们是与收益率挂钩的,而只要与收益率相关的因素全部都是重要的,只有将这些都考虑进去,才能算出真正的未来投资价值。
曹远征:在创新方面,如果允许混业经营,也许会有所提高,至于员工的素质等方面其实就是印象分。何教授所说的情况与我们的感觉基本一致,新加坡、香港金融生存环境要好,中国内地相对来说要差,需要改革。
客观指标之争
21世纪:在我们这项研究中,客观指标相对来说没有这么大的争议,客观指标是如何设置的?
何佳:我认为客观指标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是股东回报率,之所以把它单拿出来,是因为现在普遍把股东回报率看得比较重,特别是基金,就看两个指标--股东回报率和资产质量,其他的都不看,所以我认为需要把它作为单一的客观指标来考察。另一项是多项指标的综合加权,包括资产规模、市场份额、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率、效率、存款基数和网络规模七个方面。
总体来说,在亚洲银行范围内,第一个指标ROE,中国内地银行业大概处于中等水平,11%到12%左右。印度应该是最高的,能达到19%。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的情况比我们要低。从银行规模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中国内地是最大的,日本、新加坡位于第二、三位。资产质量方面,台湾地区是最高的,其次是韩国、香港地区,中国内地大概排第四,泰国的坏帐率较高,达到了12%左右,香港地区、韩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坏帐率比较低。流动性最好的是印度,然后是香港地区、马来西亚、台湾地区和泰国,中国内地的银行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流动性最高。资本充足率有三个指标可以衡量,平均来看,中国内地还处在偏低的位置,新加坡最高,其次是菲律宾和香港地区。效率的衡量主要是三个指标:成本对收入比率、净利息收入对产生利息资产比率、中间业务收入对员工数目比率,三个指标平均以后比较好的是印度,然后是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地区和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和日本比较差。最后两个指标是存款基数和网点数量,网点数量相对于银行资产,最高的是菲律宾,排在后面的是印度和中国内地,其他国家的银行都不高。
夏斌:第一个指标股东回报率,谁都明白这能看出哪个银行能赚钱,但还要看这个银行到底能不能生存下去,也可能出现今年股东回报率评第一,第二年就破产的情况。
陆磊:这次研究ROE占很大的权重,但ROA为什么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二,虽然有资本充足率对风险的覆盖,但是好像没有单独对风险方面的评价。另外我觉得重复性比较大:规模和市场份额、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都有重复。
我最后谈一下收入。什么叫竞争力?竞争力我觉得一个是收入来源的结构问题,比如说银行的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国外银行的专业性要强于我们,这从收入结构可以看出,这种专业性使得其有竞争力。
周春生:在人均指标方面,我觉得中国人均生产效率不高,这是可以预期的。第二,国与国之间用这个指标比有问题,如果只是工行和建行比,那没问题,但要让中国的银行和日本银行、香港银行的人均生产效率比,则不具有可比性。我的建议是,把收入这个指标的重要性稍微调低一点,因为成本与收入比里面已经包含了这个成分,而且工资水平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差异性很大。
许国平:我认为成本收入比要考虑到税收因素,中国有营业税,而且中国的营业税非常高,营业税是经营税,其他国家没有经营税。
指标权重之争
21世纪:各指标的权重问题大家都比较关注,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权重指标?各位专家有什么建议?
唐旭:我提一点建议,就是三三制这个权重,我觉得可以把主观指标部分的权重放小一点,客观指标部分放大一点,主观分量大就说不清楚了。
张涛:我比较赞同尽量使用客观指标。客观指标里面有些东西还是很有用途的。在银行业中,竞争力不是讲利润多少,利差是宏观环境给你的,而不是银行竞争得来的。我们今天讲竞争力是在加入WTO以后讲竞争力,所以要选这些普遍认可的跟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客观指标。主观指标要尽量少用。我建议报告不只有分项排名,还要把每一项指标的数据都列出来,讲清楚这是什么指标,为什么要选用这个指标,具体研究方法是什么,把这些都说清楚才会有公信力。
夏斌:指标要重客观,而不应该重主观,所以四四二(收益指标占40%,客观指标占40%,主观指标占20%)这种权数比例也许会更合适。在研究报告中最好要把所有受访者的资料写进去。要从客观的角度评亚洲大银行、好银行到底是哪些。我觉得综合排名出来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分别列出股东回报率、客观加权、主观指标的排名结果。
许国平:与投行的研究报告相比,竞争力本身是一个长期的概念,也就是未来的发展潜力。我觉得三三制原则有些不妥。ROE的权重过高,它只是一个现实指标,不是未来发展潜力的指标。要衡量发展潜力恐怕是另外一套指标,比如说中间业务收费占收入的水平、IT建设、管理水平等等。发展潜力的波动性很大,比如说工行今年上市之后,投资规模巨大,ROE可能就下来了,但能说它没有发展潜力吗?另外,如果是从发展潜力这方面来研究,最重要的是资本金、拨备等指标,这些比ROE指标更重要。
(本纪录整理稿未经讨论专家审阅。)

未经清算就自行终止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