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发布时间:2020-12-15 14:37:15


  美国企业文化的产生还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最突出的是职工队伍构成的变化。50 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美国的产业结构和职工队伍构成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美国工人总数中,蓝领工人的比重迅速下降,白领工人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从1956 年起,美国历史上白领工人首次超过蓝领工人。③有史以来,美国大多数工人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处理信息,这个里程碑式的转变宣告美国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预示着美国企业管理将面临新课题。1950 年,美国只有17%的人从事信息工作,到80 年代初,已超过60%。

  另外还有许多人在各制造业工厂或公司里从事信息工作。据麻省理工学院的戴维·伯契的统计材料, 80 年代初,美国只有13%的劳动力从事制造业。人们职业结构的改变,文化素养和工作性质的差异,必然影响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情趣。对高技术、高智能职工的管理,显然不同于那些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工人的管理。新一代的劳动力由于富裕程度、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经济要求已不能成为他们工作的唯一动力。更重要的动力在于心理的满足,自我实现的冲动。管理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企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以及他们要求的改变,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改变。更注意人文色彩的企业文化正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

  其次,是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社会迅速信息化。企业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随着各国之间贸易、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各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联系更加紧密,使许多企业处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之中。面临变幻莫测的世界,企业管理人员决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他们必须寻求新的理论,探索新的路子,企业文化就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新探索。第三,是人口结构和素质的变化。

  二战后生育高峰时期(1945—1957)出生的人约有4000 万,占美国全国人口的1/5 左右。到70 年代,这一代人进入青壮年。他们年轻,受过良好教育(据统计, 80 年代初,他们40%受过大学教育)、富有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权力意识和参与决策的欲望较强。美国青年一代这一恩想倾向与当时美国社会民主参与意识的加强有密切联系。正如奈斯比特所说: “70 ,复决和创制事例有了空前的增长。”“事实上,共同参与制已经渗入我们价值系统的核心,在政府与公司里将受到它最大的冲击。”他还说,“万事都要参与的这种行动哲学,正在美国自下而上地传播开来。、数量可观的一代人进入美国社会,特别是涉足企业界,不能不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巨大影响。有人认为,随着管理职位被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人所占据,美国很快就会使网络组织成为企业中最主要的管理形式。

  文化是历史的投影。目前美国企业文化主张面向人、重视人、关心人、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扩大工人参与决策等等,正是从这一新形势出发的。

  第四,是人们对企业性质认识的变化。传统的美国企业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唯一的目标。为达此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以致20 世纪30 年代有人称美国大企业和大企业家为“强盗大王”。

  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国学术界和某些有眼光的企业家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企业不仅是投入产出体,不单要注意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注意企业的社会形象。因为企业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一个生产组织、赚钱单位,也应该是一个使职工生活得有意义、有乐趣,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场所。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对美国现代企业的性质作了这样的概括:“公司不仅要能使其雇员为其作出贡献,而且要成为能使职工个人得到发展的乐园。”美国一些优秀企业所以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为企业效忠,保持较好的活力,其中一个奥妙在于,当多数人忽视人的因素,忽视社会效益,为追逐利润两眼发红时,它们能独树一帜,比较自觉地认识到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带领它的职工在工作中寻求生命的意义,挖掘生命的潜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并进而使人——企业——社会构成关系密切的联结键。美国管理学界正是从这点出发,总结出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模式。从这个角度讲,企业文化是美国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