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保姆”事件反映巨大市场下的行业乱象

导读:“毒保姆”事件反映巨大市场下的行业乱象

  近日,45岁的广东韶关籍女保姆何天带涉嫌故意杀害雇主的案件引发广泛关注。何天带受审时供述,她曾杀害10名老人。几乎同时,广东另一名保姆陈宇萍因涉一名96岁老人被害案出庭受审。广州市中院知情人士透露,陈宇萍也“涉及不止一宗命案”。

 

  一时间,“毒保姆” 成为热词 。

 

  《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家政行业存在从业门槛低、、职业尊严缺失等乱象,这已影响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年下来,换了7个保姆”

 

  河南焦作的张奶奶半身瘫痪,“一年下来,换了7个保姆。”因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其起居的子女告诉记者。

 

  最初,张奶奶的子女通过中介找保姆,但“有的会从家里带走东西,不到一星期就被我们辞了”。家人说,通过家政公司找的保姆,很难知根知底。后来找的保姆,大多是熟人介绍的。

 

  但熟人介绍也不一定“靠谱”,“有的不会和老人沟通,有的生活习惯不同,有一个竟然连面食都不会做。”

 

  这并非个案。以上海为例,调查显示,在上海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主要是外省市中年女性,占比达80%以上。家政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训练,约90%的家政服务员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有些保姆甚至对一些家用电器、洗涤用品都弄不清楚。

 

  国家卫计委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不断涌现。老人护理市场空缺巨大。

 

  巨大的需求导致从业门槛相对较低。据记者了解,行业默认年满16周岁且有民事行为能力、受过初中及同等学历教育、有合法身份证件、身体健康,满足这四项要求,就基本具备了从业条件。

 

  巨大市场下的行业乱象

 

  在北京,记者联系了某互联网家政平台团结湖店店长。面对记者的询问,该店长对店内护理人员的资质保证语焉不详,对培训情况更是答非所问。这位店长只是强调“根据要求,您可以对阿姨进行面试”。

 

  业内人士介绍,培训对于家政服务人员来说,并非强制性规定。一些大型家政服务公司比较重视培训,重视服务人员的素质、口碑,而中介公司对其提供的家政服务人员却并没有培训义务。

 

  采访中,一位家政公司的管理人员认为,。据介绍,目前,家庭服务行业缺少统一明确的主管部门,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妇联等部门均不同程度参与市场管理,但又分工不明。“搞不清楚哪一块该谁负责,平时都有指导,也都给政策,但没有一个能够统领负责的。”这位管理人员说。

 

  而一些家政人员则认为,“现在的雇主不好伺候”。北京某家政公司的一位护理人员告诉记者,老人要求多、待遇低,这使许多雇主与家政服务人员容易出现矛盾。“我们就是打工的,很多人觉得付给我们钱,我们就应该听人家的。”

 

  北京家政服务协会顾问、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教授刘明辉认为,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地位、福利待遇较低,甚至会受到雇主歧视。“除了家政服务公司给签劳动合同以外,缺少基本的劳动保障权利。雇主与保姆之间也缺少一个互相尊重的文化氛围。”

 

  “将家政服务人员纳入职业化管理”

 

  针对家政服务行业培训薄弱的问题,刘明辉分析指出,家政公司如果想把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到位,需要垫付很大的成本。而家政服务行业从整体上看,如果是仅仅提供家政服务的话,属于微利行业。这就需要家政服务行业还能够有一些盈利性项目同时运作,政府、社会也有必要对家政服务行业培训予以扶持。

 

  由于家政服务人员未被纳入劳动保障体系,导致这些人员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差,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跳槽。“在饭店端盘子将来也可能领养老金,但她们不行。人员队伍不稳定,行业也就很成问题。”她说。

 

  刘明辉建议,“将家政服务人员纳入职业化管理,给予他们相应的劳动保障。”她认为,将家政服务人员纳入职业化管理,带来的另一利处就是将相关培训改为强制性培训,有利于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编辑: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