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下滑 一个班体质达标仅四成

导读:大学生体质下滑 一个班体质达标仅四成

  常理而言,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体质最优秀、最具活力的阶段。记者从省政协委员陶怡峰口中听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在持续下滑,就拿男生说吧,大都非胖即弱,体质让人担忧。”

  体质下滑

  一个班体质达标仅40%

  陶怡峰是一名多年从事体育教学的大学老师。在她看来,时代的发展并没有让大学生的体质增强,反而正在逐年下滑。

  “放到20年前,我不用多问,热身结束后就直接开始体能测试。现在不行了,我必须事先问问谁不舒服才能开始测试。”陶怡峰说,以前上课担心女生会不会晕倒,现在生怕男生也晕倒。

  陶怡峰说,现在大学生体质差,体现在耐力、力量等方面的下降。具体表现在行动能力差,协调性不强,做起动作来生硬。表现在平时,就是对运动兴趣的减弱。

  那么大学生的体质到底差到了什么程度?陶怡峰说,如果按百分比来算,20年前,一个班体质达标的人数能够达到80%至90%;如今,也就40%左右。

  底子薄

  中学体育纪录常年无人打破

  其实,大学生体质下滑并非是短时间内造成的,而是长时间缺乏锻炼引发的结果。“基础都没打好,上了大学体质自然不尽人意。”陶怡峰所指的基础,就是中学体育课。

  事实也证明,如今的中学体育课,似乎正在成为一门预备课程——越到临近考试的时候,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的概率就越大。

  一名高中生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一周两节体育课,时常会被主课老师占用,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而体育课的流程,也只是跑步热身、伸展运动、广播体操、自由活动,之后就是男生打球、女生聊天。

  对此,中学的体育老师似乎也有苦衷。一名执教多年的体育老师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家中独子,运动强度太大,学生一旦出问题,都要学校负责。因此,学校只得取消高强度的训练,改为低强度的运动。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家长认为文化课学习更重要,所以在他们眼中,体育课变得可有可无。

  一些中学运动会纪录常年无人打破,便是最好的一项佐证。西宁一所中学的运动会资料显示,女子1500米项目的纪录创造于6年前、女子400米项目的纪录创造于8年前、女子跳高纪录创造于10年前,而在22个男女项目中,5年之内没有一项纪录被打破。

  原因多

  慢性病年轻化阻碍体质健康

  学生就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体质不强,直接拉低了我省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青海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95.4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率84.5,排名全国倒数第三。

  在本次监测的三大类内容中,身体形态指数是唯一出现下滑的指数。“近视就不说了,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患有心律不齐、低血糖等慢性疾病。”陶怡峰也认为,慢性疾病的年轻化也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体育不仅能够锻炼人的身体,也能增强人的心智。”陶怡峰说,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增强体质,更重要在于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协调性、耐力等与心智相关的能力。而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大学生的体质才能稳步提升。
(编辑: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