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班的利弊探究

导读: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班的利弊探究

  现在,学生在周末到校外报名上补习班的已经占在校生的绝大多数,尤其是初、高中学生,尤以高中生很普遍(包括学军、杭高等重点高中的大量学生)。而杭城的一些“著名”培训机构则是赛过了中学的规模,下课放学时,俨然就像是规模颇大的中学到了放学的时间。

 

  究竟培养孩子的方式,是不是靠多上课、重复上课、重复做作业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我们众多家长所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现在的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为了平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水平)差异,都是采取年级组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统一作业,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教师主要任务有点是传递年级组统一备课内容的角色(当然,在解答学生问题上,会存在教师个体的差异),教师有点像传声筒的味道(不绝对)。而学生这方面,如果把老师堂上的教学内容都听懂(不懂的部分可以课后找老师再请教弄懂),并且完成年级组统一布置的作业,那么从理论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说是100分,也应该是80-90分了。

 

  照这样的道理,学生是不是还要放弃休息时间去校外重新、反复再听一遍或几遍已经学过的、同样的课程呢?

 

  周末放弃休息再出去上课,紧接着下周一新的一周又是学校的高强度上课和作业,学生的“知识”嗅觉就跟审美一样,会疲劳、会衰退,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倦,效率肯定是不高的。

 

  作为家长,往往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外面报班读书,着急着想让自己孩子也必须跟进(听课落下就意味着考试掉分)。当孩子周末又背着书包外出上课去了,家长就觉得心定了(交了钱、把孩子送去了,就好似完成了任务),且不知道这种方式其实是弊大于利的。

 

  补课就如同生病吃药,病好了还是不是也一直吃药?怎么办好?

 

  补课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的。花钱就不说了(家长们还巴不得花这个钱,就是怕孩子还不肯去),加大强度的补课和作业的强化,对眼前的考试分数是会有帮助的,而家长和孩子也跟学校一样盯着成绩排名,所以要戒掉补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人们的眼睛总是善于盯着眼前(尤其是高考这样的门槛),这无可厚非。所以,到了高中阶段要想戒除校外补习那已经是戒不掉了,像抽烟一样只能一直抽着了。因为孩子已经来不及、没时间来转变自己对补课的依赖、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学习的本质和培养成才的要素)。

 

  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初一开始,就不上外面的补习,抓校内课内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把学习过程纳入规范程序上来。要知道,真正好的学生,真正成才的学生,都不是靠听课补课培养出来的(那样只是造就一个个“作业机器”)。补课的最大弊处就是:虽然分数在短时间(眼面前)上去了,而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影响孩子一生的要素)却是下降了,也就是说“聪明度”降低了。

 

  所以,一旦越过高考这个槛,到了大学后,大学老师普遍对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感到不满意(因为学生是被大量补课的强化塑造出来的)。大学没有强化,没有补课,没有大量的课外、课前、课后的反复联系作业,而是看学生的智慧和对知识的“现炒现卖”能力,孩子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聪慧的特质一定是从小培养的,尤其是初、高中阶段。反之,累赘的、枯燥的、呆板的补习和强化过来的孩子,大多很难达到那种优秀的境界。

 

  另外,家长普遍的心态就是孩子一旦跨过高考之后,就好像是孩子已经走完了他(她)的终点一样。

 

  说明:上述文字不完全具有普遍性,主要是供有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并有志于研究孩子教育和培养优秀孩子的家长们所参考,并不针对每一位家长。敬请原谅。

 

(编辑: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