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信息减少“麻烦”上身

导读:保护个人信息减少“麻烦”上身

  你是否收到过漫天飞舞的莫名短信、垃圾邮件或骚扰电话,比如接到莫名电话,给你推荐股票、问你是否要买保险等等。这些“症状”无疑已经证明你的个人信息已经遭到泄露。不要小看信息泄露,有时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还有可能让你惹上官司。,近年来,,以案说法,魏公信法官为个人信息泄露“会诊”,教你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

  案例:被他人冒名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受害人张华(化名),今年1月17日被我市一家银行分行告知,他在该行办理了信用卡透支消费近10000元,要求及时还款。感到诧异的张华来到银行理论,称自己从未办理过什么透支信用卡,然而刷卡消费正是张华的名字与身份证相符。张华随后报案,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张华曾在我市一家汽车俱乐部办理了会员卡,留过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该俱乐部员工王某将张某身份证复印件拿走,冒用张华的信息办理了两张信用卡,后用这两张信用卡进行消费取现透支达9100元。

  信息泄露途径多别疏忽

  个人信息通过哪些途径被泄露?魏公信说,通常可以通过快递单、街头五花八门的调查表、银行对账单等泄露个人信息。这些表、单上有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或者在微博、qq空间发布信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招聘网站泄露个人信息。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非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报名、复印资料后信息被利用。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身份证复印件滥用。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这些都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个人信息,千万不要疏忽。

  信息泄露症状多要留意

  个人信息遭泄露后的风险和危害常见的就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个人信息被泄露后,邮箱能收到垃圾邮件,还可能会接到陌生电话,有推销保险的,有推荐股票的等“花样繁多”。还会向上述案例类似,冒名办卡透支欠款的。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复制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还会引来一些案件官司,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还有可能账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使用银行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防止信息泄露可防范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首先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上网评论时不要随意留个人信息。街头填写小调查,免费获赠小礼品不要受诱惑。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行为,其实是很危险的。不要随意丢弃与个人信息相关的物品。现在快递就是个非常直接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比如在处理快递单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要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保管好。提供复印件时,一定要写明“仅供某某单位做某某用,他用无效。”此外要关注复印过程,多余复印件要销毁。



  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的人qq号被盗或微信号被盗,犯罪分子有可能通过你的号进行群发借钱、交话费等骗取你朋友的钱财,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qq号被盗或微信号被盗。你应该及时告知亲人朋友,防止他们遭受损失。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是在消费过程中泄露,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编辑: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