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之路艰难暴露医疗机制短板

发布时间:2019-08-13 07:23:15


■张海通

,赔偿患者等请求。,起诉,因涉事医院已被注销,无法状告,患者对答复表示不解。(相关报道见今日11版)

随着肖传国雇凶袭击方舟子一案判决结果的尘埃落定,加之媒体对相关事实全面地给予报道,以及学术界对此展开的探讨和论证……“肖氏反射弧”已然跌下神坛、光环尽褪。由于这种尚待论证的手术不当的推广使用,给众多患者造成的损害和痛苦已经不可挽回。因此,这些患者如何及时、。

,。然而,涉事医院已被当地卫生管理部门注销,患者自然无法状告涉事医院。可想而知,这个答复无法让患者理解。

譬如,患者的代理律师就认为,。但该手术之前已在武汉、郑州等多家医院实施了上千例;郑州市卫生局明知神源医院被起诉,但依然批准该医院注销,这导致了患者无法继续状告神源医院。

很显然,,。

从表面上看,,然而,放眼生活周围,在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在就医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的患者通过司法程序,,但却被很多患者视为畏途,。

其实,我国相关的卫生法规并不少,患者通过民事诉讼起诉医生、医疗机构,。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患者从医疗诉讼中得到的赔偿金较之“私了”得到的赔偿金要少得多。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疗风险承担机制不够完善的缘故。

在一些国家,患者和医生、医疗机构打官司胜诉之后,负责赔偿的不是被告,而是相应的保险公司。因为医疗机构和医生都购买了医疗责任保险。而在国内,由于医疗责任险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很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这种保险知之甚少。因此,被起诉医疗机构及医生一旦败诉,就只能自己支付赔偿金,有的医疗机构甚至将赔偿金转嫁给当事医生承担。

假如推广“肖氏反射弧”的神源医院能够在较为完善的医疗责任险机制下购买了医疗责任保险。那么,出现医疗民事诉讼之后,患者索赔的对象将是保险公司,这家医疗机构的命运未必是注销了之,患者因为医疗机构被注销而无法状告的状况也不会出现。

(作者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