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释义:第3条

  • 颁布单位:突发事件应对法释义:第3条
  • 更新时间:2011-05-16
  • 关键词:应对 共和 人民 中华 事件 分级 突发事件 事故 社会 安全

  第三条 【突发事件含义、分类及分级标准】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从其规定。。

  条文注释

  本条第一款对突发事件的界定有以下几个要件:突发性、危险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

  本条第二款是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分级的规定。对突发事件加以分级,主要是为监测、预警、报送信息、分级处置以及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依据。社会安全事件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复杂性,从法律上、权利义务上很难对其进行分级。

  本法将突发事件按照其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性质、可控性、行业特点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于突发事件的分级并不完全统一,绝大多数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级,部分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二级或三级或五级。本法这样规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实行“分级负责”、“分级响应”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是为了尊重特殊行业管理的特殊性、专业性、灵活性的工作要求。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涉及面广,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复杂,。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并作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附件印发各地、各部门执行。

  关联法规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